四川和蓉匯食品有限公司小編為大家介紹四川水產品加工技術:
我國的水產品加工業有著悠久的歷史,其中腌制品和干制品加工是古代最常用的加工方法。根據以“食用為主,綜合利用”的原則發展水產加工業,建立冷凍冷藏、腌制、罐藏、調味休閑食品、魚糜制品、魚粉、魚油、海藻食品、海藻化工、海洋保健食品、海洋藥物、魚皮制革及化妝品和工藝品等十多個產業門類,大大提高了水產品的利用價值和經濟價值。水產品加工成為漁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,對漁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。
1.鮮活水產品
水產動物和其他動物一樣,在降低其生活環境溫度時,新陳代謝就會減弱,對氧氣和水分的需求也減少,因此只要掌握不同水產動物的生理溫度,選擇適當的降溫方法,給予適宜的貯藏運輸條件(保持一定的充氧量和溫度),就能使一些水產動物在脫離了原有的生活環境后,仍存活一個時期。
加工工藝:原料驗收→挑選→包裝發運
2.冷卻保鮮水產品
將新鮮或經處理后的水產品再進行冰鮮保存。魚類的冷卻是將魚體的溫度降低 到接近液汁的冰點,但不凍結。魚體經過冷卻作用,溫度降低,附著在魚體上的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,魚體死后變化的過程也因溫度的降低而延緩,從而保持魚體的鮮度。用冰鮮冷卻的方法,保鮮時間一般不超過2-3周。
加工工藝:原料驗收→清洗→挑選→冷卻包裝發運
3. 冷凍水產品加工
冷凍食品包括由各種材料配合調制的冷凍食品,需要具備以下4方面的條件:經過適當的預處理或加工;快速凍結;在貯藏流通過程中保持-18℃以下的低溫;有良好的包裝。
3.1水產預處理冷凍食品
主要包括:經去頭去內臟或去皮去骨以及剖割成一定形狀、規格的凍魚片、凍魚段、凍魚塊等;經采肉、絞碎加工制成的凍魚糜;經去殼的凍蝦仁、凍貝肉等。加工必須在低溫和高度清潔衛生的條件下進行。制品應充分洗凈、脫血和迅速包裝凍結。對于蝦、蟹等酶活性強的制品,必要時應進行漂煮(或稱熱燙)處理。預處理冷凍食品是家庭、餐館、公共食堂的烹調原料。
3.1.1 凍黃花魚的加工工藝
原料→挑選→清洗→稱量裝盤→冷凍→脫盤→金屬探測→成品
3.1.2 凍鯧魚的加工工藝
原料→挑選→清洗→稱量裝盤→冷凍→脫盤→鍍冰衣→金屬探測→成品
3.1.3 凍魚片的加工工藝
原料→沖洗→前處理(去鱗、頭、內臟)→洗凈→剝皮→剖片→整形→去刺→挑蟲→清洗→稱量→包裝→平板凍結→脫盤→金屬探測→成品
3.1.4 帶頭對蝦的加工工藝
原料蝦保鮮→沖洗→挑選→清洗→控水→稱量裝盤→凍前檢驗→速凍→制作凍被(分兩次灌水)→脫盤→鍍冰衣→包裝前測溫→包裝→成品
3.1.5 凍蝦仁的加工工藝
原料蝦保鮮→沖洗→挑選→剝皮→去腸腺→控水→稱量裝盤→灌水(冰水)→翻盤控水→凍前檢驗→速凍→制作凍被(分兩次灌水)→脫盤(淋水法)→鍍冰衣→包裝前測溫→包裝→成品
3.1.6 凍煮雜色蛤加工工藝
原料沖洗→挑選→入池吐沙→蒸煮→開殼取肉→洗滌→分級→稱重裝袋→裝盤→速凍→脫盤→包裝→冷藏
3.1.7 凍扇貝柱加工工藝
原料沖洗→挑選→開殼取肉→去內臟及套膜→洗滌→瀝水→挑選→稱重裝袋→裝盤→速凍→脫盤→包裝→冷藏
3.2 水產調理冷凍食品
主要包括:用于油炸或經過油炸的拌粉魚條、拌粉魚排、拌粉蝦;經油炸的魚、蝦、牡蠣;各種魚類烤制品;用魚、蝦、蟹肉制的餃子、肉餅等。這些制品均須進行冷凍,一般經解凍后油炸或加熱即可食用。如拌粉凍魚條是以鱈等少脂魚類為原料,先制成魚片,在平板凍結機內凍結成一定大小、厚薄的方塊,然后在凍結狀態下鋸割成小條形,再包蛋奶糊衣和拌面包粉后即行包裝凍結貯藏,或者油炸后再包裝凍結貯藏。
4. 腌制水產品加工
分為鹽漬和有加工特色風味水產腌制品的醋漬、香料漬、糟漬等法。
鹽漬:有干鹽漬和鹽水漬兩種。前者操作簡單,多用于漁汛季節大量加工漁獲物。體型大的魚類必須先經適當剖割,以利食鹽迅速滲透。
醋漬:歐洲國家以鯡、黍鯡等為原料,用食鹽、醋和其他調料進行腌制。有生醋漬、熟醋漬、油炸醋漬等。
香料漬:瑞典等斯堪的納維亞國家以鯡、黍鯡為原料,采用食鹽、糖和香料腌制等并經發酵。有冰島鯡魚香料漬和黍鯡香料漬。
糟漬:中國以鰳、海鰻、鯧、鯉、青魚等為原料,經鹽漬脫水后,再加酒精或酒釀、黃酒等,即可制成,風味獨特。
海蜇腌制:中國的一種特殊腌漬法。以食鹽和明礬腌漬海蜇反復3次,使之及時脫去大量水分,即腌制成為別具風味的海蜇皮或海蜇頭。
酒漬:江浙一帶用酒腌制小規格河蟹形成獨具風味的醉蟹。
醬漬:用鹽、粉、醬油、香辛料等按一定比例混合,炒香,用紗布將香料包扎好,均勻放在腌制鹵中,將河蟹等清洗、瀝水、腌制再抑霉、除菌。
更多關于四川水產品的信息請持續關注和蓉匯公司官網信息更新。